欢迎光临全国ISO体系认证网
值得信赖的企业ISO认证招投标必备全国34个省市均可办理
全国咨询热线:199-3586-9001
当前位置:首页>>认证知识

新疆质量管控是人的控制:技能+质量意识

时间:2025-04-01 09:07:04 点击:3834次

“产品质量,人人有责”,优质产品是生产制造、管理和控制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但质量管控绝非易事,这是一个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本文总结了对于质量管控的6点精简意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余年的质量从业经历,经过几个不同类别的产品门类,经历了大国企,跨国公司,业界排前民企的质量管理职能,曾经见识和体验过优秀的质量管控,对质量的理解略有认知。

时至今时,质量部门抑或质量职能在各类组织日趋完善甚至强大。依托时代的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需求早已从满足必须发展到满足享受。产品也从满足客户需求到超越客户需求的层次,甚至引导客户需求高歌猛进,从而导致所有组织在输出产品时力求完美与创新。

一、选购商品时考虑的因素

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什么是用户选购时考虑的决定性因素:稀缺性,品牌,功效,耐用,美观,方便,价格?

不同的用户层,选择物品的差异化还是比较大的。高端品牌由于其稀缺及昂贵的价格,仅针对少量高消费用户。大部分用户选用产品,所考量的为至少具备一定品牌,还有功效,耐用,美观,方便,价廉,个性化。

举个日常大家都接触的产品,手机。

说起手机,Apple,华为,OPPO,VIVO,小米为大多数人第一意识所想到的品牌,然后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及预算加以选择。

为什么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这些品牌而不是其他?是什么影响了用户的消费倾向?很显然,品牌效应凸显。

是什么导致几个品牌就主导了整个业界的消费倾向?是价廉吗?这些品牌都不便宜。是耐用吗?个别是,如曾经的NOKIA。是美观吗?是,它们外观都不错。是功能可以满足时下需求吗?必须是。是它们的质量过硬,可靠性高吗?必须是。

从这些可以看出,质量是其中核心两要素之一。没有高质量支撑的品牌,是不可想象的。手机如此,汽车如此,家电如此,大宗的房产等也是如此。

二、质量好,成本也必须可控

何为质量好呢?用户满意,少投诉,面子好看等,都是高质量的外在表现。

如何做到质量好呢?有人说,投入好的装备,雇佣高技术的人才,严格的检验,规范的管理。正确。但成本的因素呢?5000元的手机,年轻人可以接受。50000一部呢,用户估计要缩减70%-80%。

质量要好,价格也不能太高,是所有非奢侈品制造业拥有者的困惑,成为业界领军组织或建立品牌美誉度,是不得不逾越的一道坎。越过即可成就如Apple,三星,华为,OPPO,VIVO这样的驰名品牌,无法越过,则只能在大品牌夹缝中勉强维持,随时有被淘汰的风险。

许多知名企业在内部定义指标时排序:安全,质量,成本,效率等。但有哪一家组织会把质量与成本割裂,而把质量真正提到成本前面去?首先股东不答应,其次市场也不接受。

质量好,成本也必须可控为当代大多数组织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两个关系处理好,组织内的质量部门才能理顺与其他部门及客户的关系,才能建立在组织内的威信,取得内部的认可与支持。从而保障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成本也满足市场接受水准的好的产品,才能为组织拥有市场份额,甚至成为业内领军组织建立坚实的基础。

如果一个组织,质量团队步履维艰,建议团队的负责人仔细考量客户要求的落实与成本间的制约关系,才能制定有效的管控方案,取得公司的支持;否则其超出了质量所能解决的范畴。

多年的制造业经历,也切身体会到质量管控手段与成本间的相互制约与相互支持的关系。

当公司上下对质量作用认可,质量部门制订的管控方案成本在公司能接受的范围内,有效地把控住了客户的关键特性要求,质量团队工作积极性较高,内外部满意度都较好;反之,客户与其他部门都不满意,指责质量管控不好,造成客户抱怨甚至业务流失。

三、质量管控是人的控制

质量管控手段在不同的行业采用流程与方法,不尽相同,但核心思路都是一样的。

客户的接收限是质量最终目标及定义管控手段的出发点。

即在策划阶段,必须认真地识别出客户的接收限在哪里,基于客户的接收限逐一识别,并针对性地定义业内尽可能好的控制手段。

如选用好的设计原则,在成本可接受的情况下投资自动检测设备,选用高质量的零部件及原材料配套商,整个产品线所有职能人员都是受训,且具备在该产品线完成本职工作能力的员工等。

分享一句老生常谈:管理最终是人的管理。质量也不外。质量管理最终由人来落实,质量实现过程中人的管理到位,质量目的最终一定会达到。

在质量管理中,从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到质量反馈,整个环节与PDCA环完全持续一致,在不断的循环中逐步推进。方法可以培训,控制手段可以完全照搬,如生产线整条从国外购买,但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始终无法与国外同样的生产线流出的产品具有同样的水平,即使零部件一样也做不到。

这里面最大的变量是人员。

是我们产线员工学历、技能比国外的同产线员工低吗?答案是否定的,肯定是一个内在的变量导致。

往往大多数人会讲国外产线培训充足,技能完备,工匠多。我认为问题本质不仅仅是技能素质的问题,质量意识也远远不同。

比方说在产线规范中定义简单的拧螺栓2圈半,国外好的产线可能会100%执行。反观我们的产线员工时有不完全遵守。在我经历的几家组织,此类违反规范作业时有发生。

是什么导致我们的员工如此?没有规定?没有惩罚制度?实际各组织规定何其多,但仅是规定,实际落地又是一回事。至少部分员工根深蒂固没有遵守规范的意识,从质量层面而言没有质量意识。

四、技能+质量意识

国内最近几年在宣导的工匠精神,实质也在揭示两个很关键的要素:技能+质量意识。

国内引以为傲的产品如景德镇的瓷器,张小泉剪刀,苏杭的刺绣等,都是传承许久的老国粹;而国外驰名的瑞士手表,双立人厨具,香奈儿香水等。哪一家组织,哪一件产品无不是从一个个具备工匠精神的从业者手中流出。

为什么同样的零部件,经过德国抑或日本的工匠之手组装后比我们的好,除了技能,意识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典型表现在类似模具,手表等需要组装的总成上。质量意识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如何培养良好的质量意识,说起来不难,大部分管理者也都知道。定义标准,培训,考核后上岗,监督。

质量意识是建立在四项措施落实过程中,在员工内心潜移默化逐步养成习惯的一种感性的思维模式:要做,就做好。

纵观国内许多公司拥有者,在慨叹为什么我自己的产品,没有其他家的好?装备没问题,人员的能力没问题,但质量意识建立及完善的软件很少被考虑到位,或即使考虑了,但不全面。

之所以如此,作为组织负责人的质量意识必须到位,而不仅仅是招聘好的管理人员即可高枕无忧,因为所有资源最终需要组织高层支持与提供。

试想,高层的质量意识有短板时,期待管理团队及员工就能具备好的质量意识并始终产出优质产品,怎么可能发生?

对于质量意识,有人说是一种感觉。可以这么说,但不尽然。

质量意识是建立在整个组织科学、严谨策划产品实现过程,并确保相关环节的人员具备同样的理念:产品从本岗位流出必须是合格品的理念,不好的产品一定不允许从本岗位被制造及流出。

这不仅仅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具备逻辑因果关系的管理手段,随着人机料法环的不断变化,而相应同步调整流程及监控标准。

一个没有正确质量意识的从业人员,该岗位一定存在潜在制造或流出缺陷产品的风险。因此,质量工具要培训,全员的质量意识也必须列为员工培训的核心地位。

质量意识的建立,必须通过不断的培训,及监督员工对作业标准的执行落实,附以一定的奖惩或标杆效应措施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比如一些组织定期内部评比的质量标兵,QCC活动,质量合理化建议,六西格玛等都是质量意识建立的外在表现。

在策划组织质量管控时,建议把质量意识的培训作为前期培训内容之一,并在定期的员工业绩评估时,把质量意识作为评估项之一。

企业分站: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更多分站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9935869001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99-3586-9001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