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全国ISO体系认证网
值得信赖的企业ISO认证招投标必备全国34个省市均可办理
全国咨询热线:199-3586-9001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动态

新疆认证认可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时间:2024-02-01 15:11:21 点击:2516次

日前,《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从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全省 122 个县(市、区)、1609 个乡镇(街道)、2.65 万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旨在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认证认可是建立健全市场信任机制、 推动贸易便利化、 保障质量、促进产业资源优化组合的一种全球通用的市场治理机制。发挥认证认可作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推动百县千镇万村建设高质量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认证认可对百千万工程的意义

近年来,广东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要成果。同时也要看到,广东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产品及服务体系如何得到有效保障,是其提升产品力、扩大市场面的重要举措。认证认可在消除食品、农产品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例如,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的推进,有机产品认证可提高食品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既可以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优越的先天优势,实现精准扶贫,又可以为对外开放与扩大内需“双轮驱动”提供强劲动力。

从认证认可的本质看,可为农村市场产品及服务供给提供价值鉴定。认证认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从我国农村市场状况看,认证认可对农产品进入更大市场具有较强带动作用。认证认可是基于技术手段,由利益相关者之外的第三方对与产品生产过程等有关的规定进行评价证实,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底线”,拉升产品的“质量高线”。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黄土地产生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不同地域的产品差异大,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农产品要扩大市场覆盖面,取得市场的价值认可,需要通过认证认可打破信息不对称,取得公允的价值评价,获得更广大市场认可。

从认证认可的发展看,可为农村市场产品及服务供给提供全流程管理。认证认可已由基于过程管理的产品质量管理模式,发展至基于信息经济学的新型管理范式,不断从单一的生产领域向经济、贸易、安全、环境等各领域扩展,不断从国家公共产品向国际公共产品转化,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我国农产品也经历了从看天吃饭的粗放模式逐步升级为追求更加考究、更具价值新产品的发展模式。不少农产品走绿色有机、环保低碳等新路径,取得较高市场价值,也亟待通过认证认可为其价值进行“鉴定”。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并适应国情的食品农产品认证体系,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ISO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

从认证认可的特征看,可为农村市场产品及服务供给开辟海外市场。19 世纪下半叶,随着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爆发和工业标准化的诞生,对流通商品进行评价、监督成了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刚需”,为提供公正信息、正确指导公众购买商品,认证认可制度应运而生。该制度打破了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减少交易摩擦,节约交易成本,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通推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认证认可成为国家间公共产品和区域公共产品,各种国际组织开始实施以国际标准和规则为依据的国际认证认可制度。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正式生效,国际标准成为国际认证认可制度的基础,认证认可的消费和受益范围逐步扩展至全球,成为了全球公共产品。农产品进军海外市场,认证认可是必由之路。

二、认证认可对百千万工程的具体着力点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落实该政策要求,广东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发展壮大丝苗米、岭南蔬果、畜禽、水产、南药、茶叶、花卉、油茶、竹等特色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发展预制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乡村旅游、数字农业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认证认可的技术支撑。在合理有效的政策和制度的支撑下,认证认可能够推动行业结构优化演进,促进行业质量进步,助力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进而推动出口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认证认可对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大有裨益,在百千万工程中将大有作为 :

一是高端认证的推行。结合绿色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家电、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高端品质认证,推动质量认证与美丽乡村建设、城乡消费升级、特色优势产业升级发展等方面深度融合 ;深入基层推广应用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等食品农产品认证。

二是特色服务的认证。根据对全国农户抽样调查和部分省市农调队调查的资料显示,目前农村消费结构正在全面升级优化,相当一部分农村消费者已开始涉足高层次的消费领域,农村新的消费热点已经出现,主要是农民的住房消费、教育消费、文化娱乐消费和交通通信消费等。认证认可通过对乡村特色服务进行认证,强化乡村民宿、养老、家政、物业管理等领域特色认证服务供给,可助力当地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

三是产业升级的指南。市场化是农业工业化发展的前提。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的话语权太小,无法组织规模化、专门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农业工业化大生产。通过认证引领,结合农村区位优势,可以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专业生产带,形成“市场需要——区域特色——专用生产——基地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集群”的新型生产体系,推动产业升级。

四是市场监管的助手。受消费者的知识限制、获取信息成本以及生产者对信息垄断的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消费者对食品农产品的质量无法确定,监管部门对食品农产品也因信息鸿沟,难以进行高效监督。这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部分生产者违法生产加工的风险,给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留下隐患。认证认可体系以第三方评估为手段,邀请专业的人士对其进行评估审核,将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将生产加工企业对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符合程度以及是否具备生产加工安全过程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使得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实现制度化和透明化,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监督者、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便于消费者对食品农产品的质量掌握,增加生产加工者的监督手段,为我国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打基础。

三、认证认可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意见建议

据国家认监委 2021 年 2 月统计数据,全国共持续持有食品农产品管理体系证书 35489张,食品农产品产品认证证书 64548 张,这与全国 150 万家食品生产企业相比,发展极不平衡。这也间接说明了消费市场并没有对认证行业产生作用力,认证行业的推动力还主要来源于认证机构的盈利性,而不是消费者对认证产品的支付意愿。

从总体上看,认证认可制度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尽管逐步完善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制度、机制、技术、人才、宣传等方面仍存在进步的地方。认证认可服务百千万工程,前景光明,但实践中依然有较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

一是提高认证人才培养。认证认可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个人,个人能力素质对认证认可工作开展起到关键作用。要培养一批懂业务、懂专业、熟农村的专业认证队伍,加强人员能力培养,推动认证认可工作在百千万工程中发挥更大效能。

二是落实认证主体责任。要持之以恒保证认证公信力,认证认可机构要对认证认可评价、发证过程负主体责任,认证监管部门要对认证认可机构的监管负主体责任,获证企业要对保障生产规范和产品质量持续符合认证要求负主体责任,各责任主体依据分工各负其责,严格落实责任主体意识,反对不正当竞争,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提高认证工作质量。

三是加大政府引领。认证认可能否被广大消费者与社会公众所了解、信任,也是认证认可事业的生命力所在。一方面要利用政府发布食品安全信息渠道来引导消费者关注、信任进而购买认证食品农产品,另一方面要扩大对认证企业的采信范围,为认证产品提供便利,提高生产加工企业的认证品牌意识。

四是加强认证宣传。要加强认证认可相关知识的科学宣传,增加消费者对认证产品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提高认证认可的知名度和权威性,让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了解质量认证的内涵,切实推动质量认证向消费者传递信任,积极营造良好氛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来源:《中国认证认可》杂志  2023年第10期

企业分站: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更多分站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9935869001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99-3586-9001

二维码
线